信用中国(山西襄汾),信用襄汾
提示
请输入关键字
×

关闭

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我市农民工市民化工作取得新成效

发布时间:Thu Dec 14 00:00:00 CST 2023|来源:湘潭在线|专栏:农民工工资

分享到

“政府免费培训让我成为一名专业护工,如今收入稳定,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说起2023年生活中最大的变化和感触,湘潭县云湖桥镇新联村的张雪梅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农民工幸福体验背后是我市持续用情用力做好农民工系列服务保障工作的不懈努力。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紧盯农民工返岗复工、就业创业、权益保障、市民化融合等重点工作,积极建立机制、落实保障、创建平台、开展帮扶,全力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农民工市民化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让农民工腰包鼓起来

12月8日一早,家住岳塘区双马街道吉安路社区的林浪把两个孩子的早餐准备好,目送丈夫送孩子们上学后,只花了5分钟,就到达了就职的物业管理公司上班。

林浪是一名失地农民,为了能就近照顾孩子,迟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今年,我市每个乡镇街道均设置了“农民工服务窗口”,专门为农民工提供求职、创业、维权等多种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在平台上大数据比对筛选合适的岗位推送给她,帮助她实现了就业。

“今年推荐了七八次工作,我选择了最适合的一个,公司还为我购买五险一金,真的很感谢他们。”林浪说,目前她已稳定就业两个多月,感觉很安心。

林浪能够顺利就业不是偶然,也绝非个例。今年以来,我市人社部门扎实开展平台搭建、技能提升、就业服务、托底安置,让农民工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为准确把握农民工数量、流向、结构、就业、收支、生活、社会保障及创业等情况,因人施策,我市采取“信息系统数据共享+铁脚板”的模式开展农民工信息采集。截至11月底,累计采集农民工信息82.91万条。同时,创建“零工驿站”“智慧人才市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等,为农民工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就业创业指导、就业岗位推荐、零工信息提供等,截至目前,全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96万人,其中新增农村转移就业1万余人。

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民工增收致富、稳岗就业的“金钥匙”。为此,湘潭人社部门坚持需求导向,建立培训供需匹配数据库,因地制宜开展“七分法”培训模式(分龄、分群、分业、分时、分地、分单、分级),整合资源“送培上门”。截至11月底,我市共完成农村技能类人才培养2200余人次。

同时,我市坚持把鼓励、引导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加快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着力开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回引行动”,建设78个覆盖全市的“返乡服务站”,优先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的困难、问题,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策划、金融信贷等创业方面的指导服务。目前,我市已召开外出返乡人员座谈会(恳谈会、对接会)130场次,回引返乡创业主体2395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8笔2.02亿元。

让农民工心窝暖起来

前段时间,湘潭市人社部门联合邮政湘潭分公司启动了“湘融湘爱·优秀新市民”健康关爱活动,为湘潭市6名获评“全国优秀农民工”、4名获评“湘融湘爱·最美农民工”的优秀农民工,提供1000元的健康体检费用补助。湘潭县彭老倌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艳正是“最美农民工”之一,她说:“第一次享受到由政府补贴的免费体检,太贴心了!”

为把温暖送到农民工心坎上,湘潭市以“春运邮情”“家政邮情”“暖冬邮情”三项专题活动为主导,以“三湘邮情杯”家政技能竞赛、农民工运动会两项赛事活动为主线,通过健康关爱、农民工返岗专列等相应配套活动,为农民工在重点时段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在重要行业提供有力度的支持,在重点人群中传递有热度的关怀,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农民工群体健康发展、积极作为。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关爱农民工及家属活动400余场次,服务农民工及家属50万余人次;春节“点对点”运输行动安排80趟次专车,接送1000余人次。

此外,为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我市还积极落实养老、就业、权益、公共服务4项保障,兜牢民生底线。到今年11月底,全市农村困难群体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应代尽代4.1万余人,应保尽保、应代尽代代缴率达100%;针对以农村困难群体为主的就业困难人群,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4224人;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保障率100%,全市共计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337.59万元;2023年秋季学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10738人,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进城人员子女入学率100%。

让农民工告别“忧薪”

“这些锦旗都是农民工自发送来的,墙太小,还有好多没挂上。”近日,湘潭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负责人指着办公室的“锦旗墙”说。锦旗上,“为民工讨薪维权 持正义秉公执法”等文字格外醒目。

一面面锦旗的背后,是一个个为农民工维权的感人故事,这也展现了湘潭全力筑起农民工欠薪“防火墙”的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湘潭市紧紧围绕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农民工工资欠薪治理相关文件精神,实施“案件化解、源头治理、精准打击”三位一体模式,多部门联合开展根治欠薪行动等专项“护薪”行动,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法律武器,对欠薪行为持零容忍、不放过的态度,做到线索必核、有案必查、违法必罚。

同时,以“传统+互联网”“纸质资料+电子宣传”等多种方式,结合工作实际,多措并举开展维权宣传,并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开通劳动仲裁“绿色通道”,对涉及农民工工资支付仲裁案件实行快立、快调、快审、快裁,确保欠薪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处置。

此外,在市、县两级建设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所有乡镇(街道)建立统一标准化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每年培训1600名劳动关系协调员,常态化开展维权调解服务;还结合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对企业基本情况、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工时制度、社会保险、劳务派遣、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等八大方面进行审查,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我市已完成对市辖953家用人单位2022年度的诚信等级评价,推送至信用监管平台发起联合奖惩,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和农民工权益服务保障动态监测覆盖率均达100%,为4430名农民工追发工资5600多万元,裁决和调解维护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共计20.84万元。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